民国方介勘作寿山石狮钮印章
H9.6cm
此印章为寿山芙蓉石雕刻狮钮印,钮饰古兽矗立印台之上,雕工古朴稚拙。质地细腻,色泽古雅,呈现出一种经过岁月洗礼的柔和内敛之美。印文“常须隐恶扬善不可是心非”,小篆文,刀法精到,典雅稳重,布局完美,字里行间透着金石之美,无比珍贵厚重,此印只有民国著名篆刻家方介堪才能刻出。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出自(宋代)佚名的作品:《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阴骘文》教育世人要以人天道为基础,以因果律为准绳,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范本。
方介堪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晚号蝉园老人、晚香堂主,斋号玉篆楼,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民国十一年拜赵叔孺为师,赵曾称之曰“可谈印者,唯介堪一人”,可见对其印艺的肯定。后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年任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玺印文字别异》《古玉印汇》《玺印文综》等。
方氏精书法、擅篆刻、工绘画,于金石学、考古学亦有深入的研究。所作篆书温雅平和、圆劲峻拔,隶书得《史晨碑》气韵,真、行、草则取法晋、唐,出以自然之趣。其篆刻早年以浙派入手,后心折于晚清大家吴让之,接着上溯周秦汉唐,于古玺、玉印、铸印、凿印、鸟虫乃至封泥无所不攻,于古文字广泛搜罗、精心勾摹,学问益深,功力渐厚,最终形成一种平正典雅又精妙从容的印风。民国时期,其印艺已广受赞誉,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篆刻家之一,因张大千作画素喜配方氏之印,故有“张画方印”的美誉。韩天衡在为《方介堪印选》作跋时曾总结过他的篆刻艺术:
方介堪的篆刻作品,不论是取法古玺、秦铸和汉凿,都有笔有墨,势态流动,格局宽大,气息浑厚。在他独具风貌的印作里,世人又着重推崇他的仿汉玉印和鸟虫篆印。他的仿汉玉印,挺劲而不削薄,雅逸而不小巧,工隐而不平板,蕴含着典丽、安祥和洒脱的神情。……方介堪在鸟虫篆印中建树则能独树一帜。他不失古风,不违字理,创造性地以严谨的古文字形体与艺术化的绘画原理作入情、入意的结合。
方介堪先生简介:上世纪20年代,方介堪先生在上海从事艺术创作,受聘于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从事篆刻教学,启蒙培养了一批篆刻人才,是全国最早从事篆刻教学的代表人物。那也是方介堪先生篆刻风格转变和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在汉玉印、鸟虫篆、圆朱文及文字学著录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完成编纂了《古玉印汇》和《玺印文综》。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书画篆刻人才的匮乏,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先生提议筹办书法专业,方介堪先生应潘天寿先生之约,担任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篆刻课程教师。方介堪先生堪称中国篆刻高等教育的先驱。多年来,方介堪先生培养了众多弟子,其中就有当代著名篆刻家徐无闻、韩天衡、林剑丹、张如元、马亦钊、刘一闻等,教泽绵长。因此,方介堪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篆刻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其一生创作甚富,治印2万多方,出版印谱众多,特别是对汉印、汉玉印、鸟虫篆印的创作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能够把古代小众的鸟虫篆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不失古法,可以看作中国鸟虫篆第一人,并且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
方介堪篆刻师古不泥古,在他的刀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看似平淡实有波澜,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用刀平直中展现力量,金石味十足;印章表面看似平正,实则处处有变化,方中寓圆,静中有动;用字讲究,强调篆法。特别是印化文字达到炉火纯青,这得益于他对古文字的研究。其勾摹余方古玉印汇成《古玉印汇》。用近十年时间勾摹编纂《玺印文综》,成为学习篆刻最为重要的工具书之一。同时他对古器物也颇有研究,能将古器物的形制、款识运用到印章创作当中,能充分把控印从书出、印中求印、印外求印,并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是一位博学多通的金石书画大家。
民国时期,方介堪主要生活在上海,当时几乎所有的艺术家、社会名流都与之有过密切交往,他与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方老一生治印甚富,大部分是为名家治印。他与张大千交往至深,为其治印甚多,与谢稚柳亦如是。
艺术造诣高
方介堪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郑逸梅曾评价:“由刻而书,由书而画,由画而诗,遂成多艺之人”。他擅长篆刻、书法、绘画,尤精篆刻。治印初法赵之琛、徐三庚,后转宗吴让之。对印章文字断代和分类特别擅长,刀法娴熟,创作印章以多、快、好出名,据说一天可刻30余方印章,不需打稿。在方介堪的篆刻中,以鸟虫篆印最受人们青睐,著名碑刻鉴定家王壮弘评其篆刻为“鸟虫篆第一”,并得到了张大千、谢稚柳的首肯。上世纪30年代以后精研汉印,以典雅整饬汉玉印和细圆朱饮誉印坛,被郭沫若称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一生治印逾4万方,创作勤奋严谨,“无一字无来历”(马衡)。解放前出版有《介堪印存》1-7集,逝世前后出版有《方介堪印选》、《白鹃楼印蜕》、《方介堪篆刻精华》。印学著作有《古玉印汇》、《玺印文综》等。方介堪极力提倡的治印必须以汉印为宗,篆刻法定章法等印学思想,影响巨大。现代篆刻中坚大多出其门下,林剑丹、韩天衡、刘一闻、张如元、马亦钊、徐永年、吴子玉等为入室弟子。方介堪的书法主要精篆隶,大篆多以古玺文字为本,古雅温润,别具一格。绘画喜作白梅水仙,笔端一派清芬。偶作山水,取法梅瞿山,古硬淡艳,出色当行。尤擅博古鼎彝,千姿百态,不离端庄典重,最为行家喜闻乐见。
方介堪刻溥侗用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成交价:RMB,
学术界的推崇
年11月6日,“纪念海派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诞辰周年——三校研究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集结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80余位在读博硕士研究生提交的34篇论文,论坛从多角度研讨方介堪先生的学术成就,专家介绍,如此全方位、立体化、大规模地研究一位近现代篆刻大家,并以此延伸到篆刻及印学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论坛,在印学研究界尚属首次。
年3月8日为纪念方介堪先生为我国艺术与文博事业做出的贡献,温州博物馆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筹划了“玉篆春风——纪念方介堪先生诞辰周年特展”。
方介堪刻寿山白芙蓉石印章三方成交价:RMB,
艺术市场
在艺术市场上,方介堪的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年,方介堪的好友戴家祥认为其篆刻成就很高,就为他定润例,并将润例印发全国各大书店、裱画店、纸店、扇庄等有关商店。他的治印享誉大江南北,润例稳步攀升。那时,国内书画名家或是文化名人用方介堪的印,往往意味着品位和档次,故当时方介堪治印无论价格还是销路都不错。由于各种原因,方介堪在新中国成立后渐渐被人遗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被重新重视。上世纪90年代艺术拍卖在国内兴起后,方介堪的作品亮相较少,近几年被市场挖掘,使得方介堪大放异彩。尤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西泠印社推出的印章专场中,方介堪刻张大千“潇湘画楼”象牙章以99万元的高价震惊业内。“潇湘画楼”为张大千书画堂名之一,是年张大千在上海以重金购得南唐大画家董源的山水巨作《潇湘图卷》而得名。方介堪为张大千治印数十方,其中有多方为他得意的鸟虫篆印。他古文字功力深厚,常常不写印稿随手奏刀,却每每如意,所治富显逸气。“潇湘画楼”印式仿明清藏书章,印文活泼工稳,虚实映带,线条屈曲流畅,运刀如笔。他深知张大千得到《潇湘图卷》是何等快乐的事,作为好友,他将自己的快乐也融进印中,跳荡在屈曲流畅的线条上。“潇湘画楼”印是方介堪鸟虫篆印精品之一,很得张大千喜爱,不仅钤在他的许多作品上,还曾将此印作为他的收藏印使用,现藏北京故宫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上就钤有“潇湘画楼”印。人们常说“张画方印,珠联璧合”,故“潇湘画楼”印是篆刻艺术和人文价值两绝之物。该印上拍时各路买家竞投踊跃,不少买家互不相让,志在必得,最后以99万元的高价被一买家收入囊中,创造了当时现代印章的最高价。有专家认为,此印堪称物超所值。之后,方介堪为张大千刻青田石闲章在年匡时国际获价.7万元,再创方介堪印章价格新高。年,方介堪刻兽钮田黄章连漆雕盒在上海荣宝斋获价万元。年方介堪的田黄冻刘汉麟自用斋馆印在保利获价.95万元,目前方介堪的印章价格动辄都是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鉴于方介堪的治印有着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他的印章在今后的市场上仍将是热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