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十朝皇帝大都刻有寿山石质御铭,尤其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时期最盛,藏品数量多,而且石质佳丽,钮雕精良,充分体现了帝王对寿山石的宠爱。
康熙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为巩固政权十分重视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并取得卓越成就,在此期间刻制各种皇印一百三十方,其中寿山石雕过百方。
戒之在得、七旬清健印文年春,康熙晚年御用一对“戒之在得”和“七旬清健”寿山芙蓉石平顶浮雕龙钮方形石,在一次拍卖会上以三百八十万元天价成交,创中国拍卖史上印章类对章最高纪录。
雍正帝雍正为康熙四子,早在受封和硕雍亲王爵号时便对寿山石情有独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和硕雍亲王寿山石印章一块,其中康熙皇帝御赐的“和硕亲王”章,高十二厘米,宽六厘米,以灰色高山石为印材,钮刻。
清.和硕亲王印章清.和硕亲王印章清.和硕亲王印章雍正也有自用斋馆名闲章,如:“壶中天”章,高八厘米,宽三点七厘米,以纯白芙萝石刻双狮戏球钮,刻工精细,球体镂空。
雍正帝印章“御赐朗呤阁宝”,高十六点八厘米,宽九点七厘米,以灰芙萝石为印材,遍体雕饰云纹,四条高浮雕青龙腾跃之间,将石质杂质巧妙掩盖。
“谦斋”章,高十点五厘米,宽六点七厘米,厚三点六厘米,橢圆形,以巧色高山石为材料,依石形和自然石色刻山石,老松和楼阁楼等景物。
御赐朗呤阁宝印章雍正一生共刻寿山石印镯达一百五十多方。雍正元年,刚登基雍正帝便续下旨十数道,利用康熙时期内务府募捐的寿山石印材全书雕刻或改刻康熙御用宝玉。
雍正不简单自己大量刻制寿山石雕,还经常赐寿山石印章予各皇子,如以“中正仁义”、“温良恭俭”、“进德修业”等印章灌输儒家思想,治国方略,真可谓用心良苦。
乾隆皇帝乾隆是位风雅君主,深得汉文化精髓,在位六十年,后又当四载太上皇,一生刻制各类印戒逾千方,不但数量远超清代各朝皇帝,而且选用之材质也充分考究,其中玉、石质占大量,单纯寿山石就超过六百方。
乾隆印章如今這些宝玺大部分仍完好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田黄三链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田黄石三链章”是利用一块材料巨质纯之寿山田黄石雕而成·由三条长约十厘米的石链将三颗印铭文连接起来。印文分类为“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雕制精细,独具艺术魅力稱稀世奇珍。
田黄三链章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套寿山田黄石和芙蓉石刻的一组锦云章·循连环」套章,是由九方刻分别以「循连环连环循环循连」
锦云章循连环九字互为颠倒组合呈现“井”字排列,每方印文读法各异·钮头圆雕为狮、马、虎、甪端、邪等不同神兽、动物,将文字游戏与雕刻艺术巧妙结合,再配以珍贵材质和精美钮雕,是一套引人入胜,别具韵趣的文房玩器。
从清代帝王寿山石雕藏品来看,民间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发展,对宫廷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文字参考《寿山石全书》
图片来源:网络、书籍
#AI共创计划#